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如何突破新媒体时代传统思政教学的困境,将先进的网络空间技术运用到思政教学中去,将虚拟仿真教学与现实教学结合起来,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创新?本实验项目通过以下几点思考,进行平台、内容和技术设计。


①新媒体时代思政课改革的要求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首先,开展虚拟实践教学顺应时代要求,也是思政课教学在新媒体时代的新形式。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一直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但同时也是难点。而思政课改革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来自于网络。大学生已成为网络社会的主体,他们每天运用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获取信息,与朋友交流,在网络世界购物、娱乐,他们的生活离不开网络。但互联网中的各种信息五花八门,良莠不齐,大学生由于缺乏辨别能力,很容易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侵蚀和影响。虚拟仿真也是一种伴随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技术,也具有与网络相同的虚拟性、交互性等特征,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让学生对其产生浓烈的兴趣,沉浸其中。所以将虚拟仿真实践有效运用于思政教学中,不失为一种选择和创新。


②沈阳理工大学的办学特色。本实验项目的基地沈阳理工大学是一所具有浓厚国防特色背景及发展历程的高等院校,拥有五个兵器类专业。另外,沈阳理工大学拥有国家级科普基地-兵器博物馆,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及实验条件。如何在思政教育中体现沈阳理工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育人特色,如何充分利用诸多的兵工资源和条件呢?我们选择了在已有系列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中国海军70周年《走向深蓝》文旅系列扩展现实推广平台。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身,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


③虚拟教学目标的客观真实性。本平台构建了思政教学的 “虚拟”空间和方式,但绝不是“虚无”、“虚幻”,其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都具有客观真实性。虚拟仿真表面上看是虚幻不实的,但归根结底要通过网络空间技术向大学生传递理论知识与价值引领。也就是说,实验项目绝不能为了设计而设计,必须要更好达成思政教学的目标。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制定颁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中指出,大学阶段重在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重点引导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识大局、尊法治、修美德;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项目设计上,我们通过三个平台、以6个不同时期的军舰甲板为舞台场景,从说历史、讲故事、展利器三个不同层面,融入历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国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坚定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④充分运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辅助思政教学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时的物质条件,既要针对线上用户、也要针对线下用户;既要满足台式机、也要满足IPad、手机用户需要,既要构建基于 web 在线虚拟拓展现实平台、制作手机、 IPAD 移动端APP 的AR 增强现实交互系统,还要创建网站、微信公众号。

(2)教学方法创新:

沉浸式体验教学

交互式体验教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3)评价体系创新:

①对教师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创新。首先,不仅要看教师教给了学生什么,而更要看教师教会了学生什么,是否能启发、引导学生,是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其次,要看教师怎样教,能不能掌握各种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技术。

②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创新。首先,不仅要看学生学了什么,更要看他们学会了什么?不仅要了解历史,更要学会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考察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不仅听到国防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更要有所思考和感悟。其次,不仅要看学生学会了什么,更要看他们是否能够学以致用。

(4)对传统教学的延伸与拓展:

①教学方式的现实超越性。传统教学特别是传统实践教学往往存在着经费投入短缺、师资力量不足、安全保障不力和实践基地匮乏等问题,阻滞了现实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而本实验平台的构建,使得实践教学不是只在物质实体条件下依靠单一途径开展,而是在虚拟空间中,学生不仅能够动态、逼真地模拟和再现中国海军发展的事件和环境,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教学体验,而且还可以构想出客观世界不存在的、甚至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和环境(比如,军舰虚拟组装、海战场环境模拟)。不仅困扰传统实践教学的时间、空间、经费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而且增强了思政教学的时代感、时尚感。也就是说,通过本实验平台进行的虚拟教学活动要比传统教学活动拥有更大的能动性、主体性、自由度和自觉性。

②教学过程的交互性。本实验平台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开展有意识的教学活动,从而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思政教学点对点的局限,超越了“在场”与“不在场”的分界。使得传统思政课教学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拓展。而且,学生在网络上搜索中国海军发展的相关资料时,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需求主动获取所需教学资源,这实际上是一种有目的的导向型学习,使得思政课实践教学更具创造性和自主性。

③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传统思政教学往往教师一本教材、一部讲义、一套PPT,学生一本笔记完成教与学的过程,不仅枯燥单调,也违背了新媒体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规律和学生的学习成长规律。本实验项目面对线上用户构建了基于 web 在线虚拟拓展现实平台和手机、 IPAD 移动端APP 的AR增强现实交互系统,面对线下用户提供VR体验,创建网站、微信公众号,充分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迎合了大学生网络主体的特点,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切实提高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④考核方式的多样化。首先,本实验项目实现了考核方式的线上线下结合。平台会对学生线上学习的成效线上考核,同时可以通过学生提交学习体会、体验报告等方式进行线下考核,线上线下成绩汇总。其次,本实验项目也加强了过程考核。在学生进行资料查找、学习体验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每一模块的预习情况、每一部分的学习情况进行过程考核,最后由每一部分的平时成绩汇总计入总成绩,克服了期末一张试卷决定命运的弊端。